EN
通知公告协会活动国际交流投资大会品牌评选其他会议
临床研究与医药创新合作论坛丨北上浙苏医研企共话,临床研究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 2023.04.06 1052

当前,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医药创新已成为产业界普遍认可的发展方向,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也成为研发创新药物等治疗手段的基础和重要方向,产学研医需要更加高度的结合,源头创新转化的堵点亟需打通。北京、上海等地已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病房的建设,鼓励医院临床研究机构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之下,第七届中国医药与创新与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创投大会”)首次设置了临床研究机构的展位,邀请来自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多家医院临床研究机构布展,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研究服务水平,与产业界开展深度交流。同时,本届创投大会特别举办了临床研究与医药创新合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2023年3月30日上午,参展十家医院负责临床研究的领导、机构负责人,以及部分医药创新企业的研发负责人在论坛上开展了丰富和深入的讨论。本论坛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崔一民教授主持。崔所长首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宏观政策背景,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关于选择部分高水平医院开展提升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的决定,中央和地方的卫健委、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等支撑部门都在为先行先试高水平医院建设开展了政策上的突破,推动靠前服务、早期介入、研审联动。

9-1.jpg

主持人: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崔一民

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淋巴肿瘤内科副主任宋玉琴首先做了“临床研究加速新药新技术研发”主题报告。她重点介绍了北京肿瘤医院在临床研究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从高水平临床试验开展情况、创新药国内外上市情况、信息化平台建设、临床服务管理效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经验分享。之后,宋院长还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型病房建设的几个重点方向,如重点发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拓展试验范围,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等;充分利用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开展临床前研究;进一步明确医保支付和临床试验的关系;注重青年研究者的培养等。

9-2.jpg

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淋巴肿瘤内科副主任宋玉琴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昆翎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丹做了“国际多中心研究与新药全球化”的报告。张丹院士首先强调了成功的新药研发难度是极大的,严酷的形势对我国创新药的国际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同时,一方面新药研发需要来自中国的数据,另一方面FDA却对来自中国的数据持谨慎的质疑态度,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下,我国创新药企想要参与国际研发,就必须提高临床试验水平。目前相关指南的发布,各研究型医院、病房的建设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3.jpg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昆翎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丹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唐玉代副院长李宁做了关于“研究型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前景”的报告。她提出关于研究型医院的思考,认为一家优秀的研究型医院应该是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双轮驱动的医院,由此提出做好研究型医院建设的三个方向,即机制建设、硬件建设和人才建设,在此基础上,医院需要进一步转变身份,从新药研发末端的客户心态转变成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主角和伙伴心态,更多地接触早期医药研发企业和科研院所,实现研究型医院的发展壮大。

9-4.jpg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唐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李姝雅主持了第一个主题为“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全面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水平”的讨论环节,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型医院(建设中)院长朱畴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麻醉科副主任李佩盈,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海参与了讨论。专家们指出,临床研究是包括临床问题的提出、临床试验的开展、研究成果的转化等多个环节的全链条过程,其内涵远大于临床试验本身,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临床研究体系,需要体制机制的建设、医院管理和内部建设、临床研究人才培养等多方位发力,其中的每个点都需要长期的、持续地输出,因此需要给临床研究的发展足够的重视和耐心,从国内外已有的案例来看,这些重视和耐心是绝对值得的付出,因为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能为人类健康、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的改变。为了推动这一成果,政府、医院、企业、科研机构等需要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

9-5.jpg

“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全面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水平”主题讨论 从左至右:李姝雅、朱畴文、李佩盈、黄海。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做了题为“推进临床科创园建设探索公立医院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报告。秦院长指出,医学科创园区的建设是驱动临床研究型医院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介绍了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在建设临床研究科创园区,探索公立医院主导开展临床医学成果转化的新模式中的经验。通过医院建立的科技公司,实现科技园区、科技服务、科技金融和科技实业四项建设目标,促进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前厂后店和无缝衔接模式的落地。

9-6.jpg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苏州大学药物研究与转化交叉研究所所长缪丽燕作为东道主做了最后一个报告,主题为“创新医研企合作模式 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她介绍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临床研究发展模式的相关探索,努力建成生物医药全链条临床研究与转化平台。目前,医院临床研究建设已初见成效,并形成了同位素技术临床研究等相关成果。

9-7.jpg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苏州大学药物研究与转化交叉研究所所长缪丽燕

第二场主题讨论主题为“打通产学研医结合关键堵点,加速成果转化”,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瞿爱东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机构办公室主任刘燕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曹国英,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副主任张轶雯,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全球产品开发部数据科学中心负责人张玥参与讨论。几位专家提出,目前医院、企业的信息资源还未实现互通,一个打通信息、资源、人才等堵点的临床研究平台的建设极为重要。这需要上层政策布局的发力,也需要医院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给一线研究医生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开展更加优质的临床研究。

9-8.jpg

“打通产学研医结合关键堵点,加速成果转化”主题讨论 从左至右:瞿爱东、刘燕飞、曹国英、张轶雯、张玥

最后,主持人崔一民教授做了总结。说到这次北京、上海、苏州多家临床机构领导、负责人和创新研发药企的交流非常重要,便于互相打开思路,借鉴经验,也期待之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