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政策法规研发追踪医改专题
2024医疗反腐,医药商业的挑战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4.03.04 606

医药商业处于医改的风口浪尖

2024年,医疗反腐仍然风起云涌。

事实上,反腐从来不是医药行业治理的根本手段。以医疗、医药、医保为主体的三医联动改革是更为重要的抓手。

医药商业,一直处于医改的风口浪尖。

比如,带量采购,大幅降低药价,彻底颠覆药品准入方式,使药品进院失去腐败空间,也使医生逐渐失去部分基于药品处方权的寻租空间;

更早之前的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购销零加成,不断倒逼医药分开;

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如DRG、DIP等,其本质是“打包支付”。以总额打包、单病种限额等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医生、医院节约医疗费用,主动选择疗效确切、性价比高的药品耗材、检测治疗手段,从而实现医保控费。

当医疗与医保均目标一致地选择从医保费用节余中获益,对于医药行业来说,这是比药品耗材的带量采购威力更大、意义更为深远的变革。

2024年也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铺开的重要一年。

医药商业的政策压力与挑战

2017年1月,医药购销领域“两票制”执行之初,相关方面提出两大核心目标:

一是将全国13000家医药批发企业缩减到3000家;二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价。

综合来看,两票制的主要效果是:基本堵住了过票买票的税务漏洞,提高了药品临床推广费用成本;放大了全国头部企业的渠道与终端优势,医药商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受系列改革政策影响,医药市场规模增长放缓,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存量竞争加剧,医药商业内卷严重。            

盈利能力挑战,市场估值压力,经营环境考验......之下,医药商业求变心切。

医药流通行业毛利低、周转周期长,仅从基本运营角度看,不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习惯过紧日子的企业,早已无法适应当前的经营环境。

医药供应链管理提升刻不容缓。医药供应链管理,本质是供应链价值的发现、创造与分配过程。重点在于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不仅仅是一般经营管理的优化。

事实上,打造健康产业链平台型服务商、综合药事服务商等,实现专业价值的延伸与发掘,已成为头部医药商业的供应链拓展之道。

近年来,医药商业供应链呈现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的态势:

纵向拓展表现在贴牌代工、销售代理、产品直销、医联体项目服务、互联网医疗探索、零售终端建设与合作等;

横向拓展表现在业务形态的丰富,如发展器械耗材业务、IVD(体外诊断)、SPD等业务,以及如DRG、DIP、PBM等服务于医保业务的专业配套支持,不少头部医药商业已经直接投资、布局保险业务。

医疗供应链服务优化下的机会

医药是为医疗服务的,大部分医药与器械耗材等消费来源于医生处方及医疗配套,医药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者使用,很难脱离医疗的专业影响而自成体系。

所以,医药供应链管理提升,应以优化医疗服务为主要目标。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推进,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健康服务的供给侧,迫于医保支付改革与运营成本压力,提升医疗效率与质量的内生需求愈发强烈。

比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零差率以来,医院内部药品物流管理、使用的成本管理矛盾日渐突出,医药分业、处方流转、药房剥离成为不可逆转的市场化趋势。

目前,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已经通过自主与合作的方式,探索医疗供应链管理优化,头部医药商业也进行了许多尝试,如在提升院内药库、药房等物流智能化方面,就有华润、国控等参与的物流延伸项目。

近年来,发端于高值耗材的SPD项目,已向院内耗材、药品物流延伸,第三方检测平台、GCP(药物临床)等也成为医药商业向医疗服务的创新方向。

在提升医药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基础上,融入医疗供应链优化服务,既是医药商业乃至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医疗机构专注优化医疗服务的内在需求。